现在提及咨询,眼见耳听之处都是一片咨询“不落地”,“没结果”,顾问“没经验”,“太年轻”的吐槽声浪。总的来说,现在很多人对于咨询的态度消极多于积极,虽然愿意求职咨询的人还是在不断增长,但是愿意相信咨询的人却在不断减少。
国庆期间,我们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清流学苑启航营的面试。一位年轻的面试者问了我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您还相信咨询吗?”
“当然不相信”
我笑着脱口而出。
一时间,这位年轻的面试者有些措手不及,可能他本来是希望通过我们找到坚持做咨询的理由,但是我的这个回答却一下子击碎了他心中的梦想,以至于一时间他不知道如何进行后面对话了。如果不是视频面试,相信此刻的氛围应该是尴尬到了极点。我想各位正读着这篇文章的慎思行读者们也会对我的回答感到意外吧。
“我相信的是专业的顾问。”
我补充了这一句,这位面试者有些似懂非懂。这缓解了尴尬,但也岔开了这个话题。此后并没有再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讨论。
有人,才有咨询
其实无论是咨询服务从业者还是咨询服务使用者,无论他/她是否相信咨询,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铁律:找对人。只不过,找对人这件事并没有通用的门道,而取决于你的诉求。我选择相信专业的顾问,前提是我具备对于专业水平的判断力,并且相信专业的力量。
但也有其他的情况,比如我作为一个顾问,希望可以在项目上不要那么辛苦,那么我会更愿意与要求不太高的领导合作。比如我是一个企业高管,希望可以以我的思路来推动一系列的变革,那么我会更愿意找一个合作关系比较近也比较“听话”的顾问团队。再比如我是一个民企小老板,希望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找个思路,那么我可能会相信知名度高或者有眼缘的顾问。而这些已经是在专业以外的因素了,在这些情境下,专业可能是重要的,也可能恰好相反。
品牌不重要吗?机构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了,品牌意味着业务方面有更多的机会,机构意味着专业性有更多的保障,但是到最后有没有回头客?有没有人愿意跟着你?都还是回到人。
如今,咨询行业在快速的变化,数字化对于咨询业的影响是根深蒂固、并且全方位,从业务到人才,服务与交付越来越复杂,咨询行业的边界也在不断被拓宽。好的地方是,咨询行业也需要吸纳越来越多的人了,但对于咨询业的传统理解也正在被颠覆。即便如此,人仍然是咨询服务的根本,专业的顾问永远是这个行业的稀缺资源。
无论对于找导师的年轻顾问、还是找合作的企业客户,遇上了符合你专业审美的顾问/公司,可别撒手,毕竟这个行业里打着专业咨询公司和最贵顾问名号招摇过市的人还是有很多,可能这个人从来没有“咨询”或者“被咨询”的经验,就敢在客户面前滔滔不绝,大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和缺乏具体路径的成功经验。
江湖很大,信不信咨询,
我只相信专业顾问做出来的那才是咨询。
被遗忘的角落
但是这些专业的咨询顾问都在哪里呢?
很早以前,一位咨询前辈和我分享过顾问在成为项目经理之前,其实都是公司在投入,只有成为了专业力强的项目经理,那么从此刻起,他/她才真正开始给咨询公司赚钱。面对这么长的人才培养周期,咨询公司规模化很难,市场再好也赚不了“快钱”。
2017年,一篇《咨询为何在你眼中不“高大上”了?》引发了不少读者们的关注与讨论,我们在文中重点讨论了形成这种咨询光环没落观感的原因,其中探讨了中国咨询市场的特点,更涉及到了“顾问第一”的本质,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此前涉及的观点,不在此文中做进一步的阐述了,但是将深入地揭开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如今,一面倒的“逃离”咨询之声在未来咨询的生力军中弥漫,不仅是大学生,也有不少初入职场想转行咨询的新人,不过在大学生群体尤为突出,一代影响一代。而这种论调基本反应了一种高度一致的咨询求职逻辑:
冲刺一二线咨询,通过2-3年的咨询工作提升专业能力,再转入投资机构或者互联网大厂;如果不能去到一二线,那咨询就不考虑了。
这是很多大学生眼中典型的咨询求职路径,而绝不是北清复交的专利。在我们调研下来,很多院校中有能力冲刺咨询的学生均是如此。但是仔细看看一二线咨询每年的录取数量吧,即便这条路很难走通,但是大家都愿意这么卷着。
除了理解他们对现实的焦虑,另一方面我开始思考为何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现在学生很现实吗?是因为现在外部压力很大吗?是因为互联网和投资太酷炫了吗?
这些很快被我否定,因为我并不认为外部压力或者物质是大学生真正评价职业发展的主要标准,更何况咨询公司的晋升速度与薪资条件也并没有与投资/互联网公司有那么大的差距,至少各有利弊,况且最近我也听到了很多刚刚去到互联网很快又回到咨询的例子。还有很多人和我说现在大学生害怕辛苦,可我不禁反问这些成绩优异的领先高校学生又有几个是吃不了苦的?
能够冲刺咨询的学生普遍有在知名咨询公司的实习经历,跟着1-2位初级顾问或者高级顾问做过项目,亦或者是学校各类协会的成员,因此也与很多已成功迈向咨询业的学长学姐有着连接。求职咨询行业,他们都是寻求建议的不二人选。
有趣的问题来了,我想问正在读着这篇文章的咨询业从业者一个问题:
如果以贵司为例,您觉得贵司的初级顾问或者顾问会如何建议这些学生呢?有多少人会信心满满地建议求职的学生应该在贵司或者咨询行业多做几年?
如果这些与学生紧密连接的初级顾问们都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怀疑,甚至不满,更或者自己也打算离开咨询行业,那么可想而知这些建议可能真的不会正面。绝大多数离开咨询行业的顾问并非只是因为外部机会的刺激,更多还是在内心中产生了价值的动摇。
然而,这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即便是顾问的几句抱怨,也会让这些涉世不深的学生们在还没有进入到咨询行业之前,便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更不用说那些咨询跳板论的说辞了。这似乎形成了一种循环,越多人这么说,越多人会这么做。
说到这里,也就引出了我真正想表达的“被遗忘的角落”——年轻的咨询顾问们,他们可能正是改变市场生源对于咨询业求职心态的关键。这一群体在咨询公司可能属于生态链的底层,关注度普遍不高,属于默默搬砖的奋斗阶级。但是他们身处项目工作的一线,虽然基础性工作居多,但是却对项目质量的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潜在生源心中真正的意见领袖。
从耐撕回到Nice
95后、00后是有自己鲜明特征的一代人,管理起来很不容易,这对善于管人的咨询公司也同样挑战。
耐撕,常被私底下当作是在咨询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这个词的由来就是英语的“Nice”。虽然这是一个玩笑词,但是确实也反应了这些年咨询工作的激烈程度。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商业环境以及客户的要求都变得越来越复杂,项目也越来越难做,对年轻顾问而言也是一种我们过往所没有接受过的挑战。
无论是来自于项目经理、甚至合伙人的内部压力,还是直接来自于客户方的外部挑战,对于初入职场的咨询顾问们,无论是白纸一张的大学生,还是转行投奔咨询的新人,我们也许应该尽可能给予更多一些耐心,他们也需要更多一些支持和试错。
至少,我自己在咨询行业的工作中真的是犯过无数的错误,如果没有包容与多次的试错,或许我坚持做好咨询的信心都已不复存在。
如果能够帮助年轻的咨询顾问们能够建立起对咨询工作的信心,而不仅仅是盯着他/她手头的deadline,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所创造的价值,从心底开始认同这份现在可能已经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工作。
那么,他们可能将成为重新升起的咨询光环,照亮与影响更多想要加入咨询业的潜在生源,从而逐步改善大家对于求职咨询行业的整体氛围,从更加长远的视角来做好这份工作。一二线咨询很好,但是如果去不了,仍然也可以尝试不同类别的精品咨询公司,只要这家公司真的能够给予你一个专业、包容与支持的成长环境。以此作为求职咨询的起点,那么不断成长起来的专业顾问便指日可待。
今天的文章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建议与良方,都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感悟与思考,或许能够帮助大家在求职季有更多的启发与思考,也欢迎各位留言分享更多的想法与建议。
作者 | 清流小π